歡迎訪問寶雞市人民醫院官網!
寒露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,秋季的第五個節氣。公歷每年 10 月 8 日或 9 日,視太陽到達黃經 195°時為寒露。寒露的名稱來源于史書記載“斗指寒甲為寒露,斯時露寒而冷,將欲凝結,故名寒露”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也記載“寒露,九月節,露氣寒冷,將凝結也”,意味著此時的露水比白露時更冷,快要凝結成霜,氣候也將由秋之涼爽轉向寒涼。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出現“寒”字的節氣名稱。在這個時間節點,天氣將漸漸轉冷,早晚溫差明顯,秋燥亦甚。在這個時期,我們該如何養生呢?
寒露養生方法
方法一:起居養生
1、早睡早起
寒露時節,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、閉藏,起居作息也要相應調整。《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中說“秋三月,早臥早起,與雞俱興”,早睡可順應陽氣收斂,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。一般來說,秋季晚上最好在 10 點前入睡,早上 6 點至 7 點起床。早睡早起有助于養肺陰、斂肺氣,使人體的陰陽與自然界的陰陽變化相協調,增強機體的免疫力,預防疾病的發生。
2、適當添衣
寒露過后,天氣逐漸轉涼,晝夜溫差增大,應注意及時增添衣物,以防寒邪入侵。但添衣也不宜過多過快,以免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。秋季穿衣可遵循“春捂秋凍”的原則,但對于老年人、兒童、體質虛弱者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,應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衣物,尤其要注意頭部、頸部、腹部、腳部等部位的保暖。
3、預防秋燥
寒露時節,氣候干燥,人體容易出現皮膚干燥、口干咽燥、干咳少痰等秋燥癥狀。因此,應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濕潤,可以使用加濕器或放置水盆等方法增加空氣濕度。同時,要多喝水,多吃一些具有滋陰潤燥作用的食物,如梨、銀耳、蜂蜜、百合、芝麻等,以補充人體所需的水分和營養物質,預防秋燥的發生。
方法二:飲食養生
1、滋陰潤燥
寒露時節,飲食應以滋陰潤燥為主,可適當多吃一些具有潤肺生津、養陰清燥作用的食物,如芝麻、核桃、糯米、蜂蜜、梨、柿子、香蕉、荸薺、胡蘿卜、冬瓜、藕、銀耳等。
2、少辛增酸
秋季氣候干燥,人體容易出現“秋燥”癥狀,如咽干、鼻燥、皮膚干燥等。為了緩解“秋燥”,在飲食上應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,如辣椒、生姜、蔥、蒜等,以免加重秋燥癥狀。同時,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酸味食物的攝入,如蘋果、葡萄、柚子、檸檬等,因為酸味食物具有收斂、生津、止渴的作用,可以幫助人體緩解秋燥癥狀。
3、適時進補
寒露時節,人體的消化功能逐漸增強,是進補的好時機。但進補要因人而異,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病情選擇合適的進補方法和食物。對于體質虛弱、容易感冒的人群,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具有補氣作用的食物,如山藥、大棗、蜂蜜等;對于肺燥咳嗽的人群,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具有潤肺止咳作用的食物,如梨、銀耳、百合等;對于脾胃虛弱的人群,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具有健脾益胃作用的食物,如小米、南瓜、山藥等。
方法三:運動與情志養生
1、適度運動
寒露時節,氣候宜人,是進行戶外運動的好時機。但運動要適度,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,以免損傷陽氣。可以選擇一些比較舒緩的運動方式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極拳、八段錦等,這些運動方式可以幫助人體調節呼吸、促進血液循環、增強體質、預防疾病。
2、避免晨練過早
寒露時節,早晨氣溫較低,空氣中的污染物也比較多,過早進行晨練容易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。因此,最好在太陽出來后再進行晨練,這樣可以避免寒冷空氣和污染物對人體的傷害。
3、艾灸保健
艾灸養肺,寒露后,寒氣明顯增長,此時也是艾灸養生的好時機。可以艾灸神闕、關元、氣海和足三里等穴位,每天沒穴艾灸10分鐘,溫陽補虛,補中益氣,提高身體免疫力。
4、保持心情舒暢
秋季氣候逐漸轉涼,萬物凋零,容易使人產生悲傷、憂郁等不良情緒。因此,在寒露時節,應注意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過度悲傷和憂郁。可以通過聽音樂、閱讀、旅游等方式來調節情緒,緩解壓力,保持良好的心態。
總之,寒露時節是中醫養生的重要時期,通過合理的起居、飲食、運動和情志養生,可以幫助人體順應自然界的變化,增強體質,預防疾病,為冬季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。
地址:寶雞市經二路新華巷24號 電話:0917-3272497 Email:bjsrmyydb@163.com
乘坐車次: 北門:4路、5路、6路、7路、8路、9路、10路、17路、36路 南門:33路、34路、37路、42路
Copyright ? 2021 版權所有:寶雞市人民醫院 陜ICP備18007727號-2 陜公網安備 61030002000113號 技術支持:伙伴網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