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訪問寶雞市人民醫院官網!
7月22日為大暑,二十四節氣之一,是夏天的最后一個節氣。“暑”是熾熱的意思,大暑,指熾熱之極。因而,大暑相對小暑,愈加熾熱。這天正值“三伏天”里的“中伏”前后,是一年中陽光最猛烈、最炎熱的節氣,“濕熱交蒸”在此時到達頂點。大暑分三候:“一候腐草為螢;二候土潤溽暑;三候大雨時行。”
此時是萬物蓬勃生長的季節,也是人體陽氣最盛、新陳代謝旺盛時期。根據中醫“順應自然”的養生原則,養生要注意養護陽氣、養心與祛濕。
大暑時天氣炎熱,人容易出汗過多,此時需要及時補充水分,可以飲用綠豆湯、菊花茶等來清熱解暑。夏季消暑也不可貪涼,謹防損耗陽氣。稍不注意,寒邪就會趁虛而入,從而損傷脾胃陽氣。大汗后要盡快用清潔的干毛巾擦干,更換衣物,避免立即沖涼水澡、直吹風扇或空調等,以免引發感冒、面癱或頸肩腰腿痛等疾病。此外,晚上睡覺時,不可使風扇直接吹頭,以免風寒從頭部侵入,損傷人體的陽氣,對身體造成損害。后半夜天氣涼爽后,空調要及時關閉,不建議整夜一直吹空調睡眠。
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,陽氣最盛的時節,在養生保健中常有“冬病夏治”的說法,故對于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,如慢性支氣管炎、肺氣腫、支氣管哮喘、腹瀉、風濕痹證等陽虛證,是最佳的治療時機。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,在夏季養生中尤其應該細心調養,重點防治。
在大暑的時候天氣炎熱,心陽最為旺盛,人們對氣溫、氣壓、濕度的適應能力下降,往往會出現心情煩亂、急躁易怒、焦慮等表現,這就人們常說的“情緒中暑”。嵇康在《養生論》中建議“調息靜心,常如冰雪在心,炎熱亦于吾心少減,不可以熱為熱,更生熱矣”,翻譯成白話就是“心靜自然涼”。因為天氣炎熱,尤其是具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老年體弱者,因為這些糟糕情緒會造成血壓不穩、腦血管病變、心率失常、心肌缺血等,甚至會引發猝死。及時調整情緒,保持心平氣和,可以避免不良誘因刺激。其次,因為睡眠與情緒和免疫力密切相關,保證充足的睡眠,勞逸結合也可以增強抵抗力,遠離疾病。每天最好午睡半小時至一小時。
同時,不少人在進入“三伏天”之后,容易感到四肢乏力、全身發困、出汗很多導致黏膩不爽。有時候吃東西也感覺沒有胃口,吃下去難以消化,整天肚子脹脹的。這都是因為“濕邪”在作祟!中醫說“冬病夏治”,所以天氣越熱,濕邪越重,熱水泡腳就是對付濕邪的妙招之一。伏天陽氣最盛,熱水泡腳可以通過刺激足陽明胃經、足太陽膀胱經等足部的六條經絡,從而起到健脾、除濕、通經、利水的作用。
在大暑的時候因為天氣酷熱,出汗也是比較多,容易損傷我們的陰,所以在這個時候無病也是會三分虛,在這個時候除了要注意及時的補水,也是要經常食用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,如山藥、大棗、海參、雞蛋、牛奶、蜂蜜、蓮藕、木耳、豆漿、百合粥、菊花粥等。
推薦養生藥膳
冬瓜薏米骨湯原料:大骨、冬瓜、薏米、茯苓、紅棗、枸杞、姜片適量。做法:1.將薏米、茯苓、紅棗、枸杞,姜切片放入砂鍋,以冷水浸泡10-20分鐘。2.大骨入砂鍋加入足量的水,大火煮開,撇去浮沫。3.轉微火煲兩小時,最后半小時加入冬瓜;關火前加入少許鹽。功效:清熱解暑,利濕化滯。
芡實煲老鴨做法:芡實100克,老鴨1只。老鴨宰凈,芡實放鴨腹內加水2500毫升,武火煲滾后,文火繼續煲2小時,加少許鹽服食。功效:芡實性味甘澀平,具有健脾祛濕,益腎固精的功效;老鴨性溫味甘,入脾、胃、肺、腎經,功能滋陰補血。故此湯適合陰虛夾濕者見咽干、虛熱、心煩伴便爛、舌苔白膩者服用。
地址:寶雞市經二路新華巷24號 電話:0917-3272497 Email:bjsrmyydb@163.com
乘坐車次: 北門:4路、5路、6路、7路、8路、9路、10路、17路、36路 南門:33路、34路、37路、42路
Copyright ? 2021 版權所有:寶雞市人民醫院 陜ICP備18007727號-2 陜公網安備 61030002000113號 技術支持:伙伴網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