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訪問寶雞市人民醫院官網!
2025年4月11日是第29個世界帕金森日,今年的主題是“人工智能輔助帕金森的管理”。
什么是帕金森病?
帕金森病(Parkinson’s Disease, PD)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,主要影響中老年人(60歲以上高發,但年輕患者也可能出現)。它的核心問題是大腦中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逐漸退化,導致運動控制能力下降。據估計,我國65歲以上人群中,帕金森病患病率約為1.7%,即每1千個65歲以上的老人中,有17名帕金森病患者。
帕金森病的表現
主要癥狀:
運動癥狀(抖、慢、僵):手抖(靜止性震顫)、肌肉僵硬、動作遲緩(如寫字變小、走路拖步)、平衡障礙。
非運動癥狀:嗅覺減退、便秘、抑郁焦慮、睡眠障礙(如夢中揮拳)、認知功能下降等。
誤區一
“手抖就是帕金森病?” → 未必!特發性震顫、甲亢等也可能引起顫抖。
誤區二
“帕金森病=老年癡呆?” → 兩者不同,但晚期帕金森患者可能合并認知障礙。
帕金森病的病因與風險因素
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確,可能與以下因素相關:
遺傳:約10%患者有家族史。
環境:長期接觸農藥、重金屬等可能增加風險。
年齡:6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顯著上升。
其他:腦外傷、腸道菌群紊亂等也被研究關注。
帕金森病如何治療?
1.藥物治療(核心):補充多巴胺(如左旋多巴)、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等。
2.手術治療:腦深部電刺激(DBS,俗稱“腦起搏器”),適合藥物效果減退的患者。
3.康復訓練:言語治療、步態訓練、太極拳等可改善生活質量。
4.人工智能輔助帕金森病的管理:AI可通過分析面部表情、步態、語音及可穿戴設備數據實現早期篩查,并實現監測震顫、步態等核心癥狀。
關鍵提示:
早診早治可顯著延緩病情,若發現家人有動作變慢、表情減少等以上表現,盡早就醫!
患者與家屬如何應對
在帕金森病的日常管理中,“吃得好”和“心情好”同樣重要。
1. 心理支持:
患者容易情緒低落甚至抑郁,家人的關心是最好的“心靈解藥”。多陪他們聊天、散步,耐心傾聽感受,鼓勵參加興趣活動或病友交流,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,避免說“別多想”等否定情緒的話。好的心情能幫患者更有信心面對疾病,也能讓藥物和治療發揮更好的效果。
2. 生活調整:
防跌倒:家中增加扶手,穿防滑鞋。
3.飲食:
飲食:建議多吃蔬菜、水果、堅果,用橄欖油替代部分食用油,試試“地中海飲食”——這種以天然食材為主的飲食習慣,不僅能提供豐富營養,還富含抗氧化物質,就像給神經細胞穿上“保護衣”,幫助減緩病情影響,蛋白質需與藥物時間錯開(避免影響藥效)。
4. 社會參與:
鼓勵患者參與病友會、興趣活動,減少孤立感。
帕金森病雖然現在還不能完全治愈,但2025年的我們已經有了更多武器對抗它。記住:“抗帕”之路雖漫長,但每一步都值得光亮。早發現、早治療,生活一樣可以很精彩!這不僅是和疾病的戰斗,更是對生命質量的守護。
“帕金森”小測試
1、你從椅子上起立困難嗎,起身時是否有頭暈癥狀?
2、你寫字和以前相比是不是變小了?
3、有沒有人說你聲音和以前相比變小了?
4、你是不是不像以前一樣站直?
5、在睡眠中有肢體劇烈運動或夢境演繹情況?
6、你的面部表情 是不是沒有以前那么豐富了?
7、你是否存在排便困難情況?
8、你自己系扣子困難嗎,或者手指、拇指、下頜不自主震顫或抖動?
9、你走路時是不是拖著地走小步,或者肢體僵硬,不像以前一樣自然擺動雙臂,容易摔跤?
10、有沒有心境障礙,情緒低落?
11、吃飯是否像以前一樣聞到飯菜香味?
如果以上問題中,有3個及以上的肯定,建議醫院早期就診。
地址:寶雞市經二路新華巷24號 電話:0917-3272497 Email:bjsrmyydb@163.com
乘坐車次: 北門:4路、5路、6路、7路、8路、9路、10路、17路、36路 南門:33路、34路、37路、42路
Copyright ? 2021 版權所有:寶雞市人民醫院 陜ICP備18007727號-2 陜公網安備 61030002000113號 技術支持:伙伴網絡